韩城市作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基地,煤炭、焦化产业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样面临产业结构单一、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韩城市依托深厚的焦化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和循环经济发展,探寻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韩城实践。
10月14日,向“新”而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走进位于韩城市龙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的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强瑞),探寻氢产业全链条发展路径。
“相较传统燃油卡车,氢燃料电池重卡每行驶10万公里,就能减少约13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旭强瑞总经理王进辉算了这么一笔经济账,今年10月底,在园区45辆稳定运行的氢能重卡的基础上,采用企业自研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堆核心技术,续航600公里左右的氢能重卡也即将上线运行,主要用于园区到陕北、山西等周边长途运输,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丰富。
据了解,2020年旭强瑞在年产10万吨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建成综合利用液化天然气余气制氢5000万立方米/年项目,成为国内第二家、西北首家获得清洁氢认证的企业;2023年旭强瑞深入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卡运营,建成了省内首座持续运营的内部加氢站,服务园区短倒运输及周边少量长途运输。目前,旭强瑞已初步形成了"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公司高纯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以上,并已通过了《低碳氢、清洁氢及可再生氢标准与评价》绿氢认证,为省域氢能多场景应用与市场化推广提供有力示范。
“我们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氢源及成熟的应用场景优势,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打造低碳、节能、绿色、清洁的氢能产业综合体与创新生态链。同时,积极探索建设零碳园区,为黄河流域的生态?;び敫咧柿糠⒄棺⑷朐丛床欢系摹狻??!碧讣拔蠢捶⒄雇踅孕判穆?。
在旭强瑞不远处的韩城昇隆循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隆循环),年产150万吨钢铁渣粉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建设工作已接近尾声,将在今年年底实现陆续调试及试生产。
图为昇隆循环生产的绿色建筑材料样品。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摄
该公司采用全国首创的干法钢尾渣处理技术,通过多级粉磨与分选系统最大程度地实现钢渣在粉磨过程中将活性物料和惰性物料进行分离且不产生额外废弃物,达到钢渣100%资源化利用,同时产品可等量替代150万吨水泥,减少石灰石和粘土使用,减排二氧化碳气体2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气体2382.6吨。
“我们利用钢渣及高炉矿渣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将钢铁废渣变废为宝,加工成高品质低碳绿色胶凝材料,在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同时,积极落实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备霉镜持Р扛笔榧茄钌俜娼樯芩担钅客恫?,预计每年可实现营收2.5亿元,年均利税约2200万元。同时,很大程度上缓解韩城地区及关中地区钢渣资源化利用的压力,为节能降碳贡献力量。
空分技改项目、生物降解技术企业落户、氢能产业“制储加用”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深化……随着一个个项目的稳步推进,这些都是韩城向新向绿、向质向未来的深度诠释,韩城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必将坚强而有力。(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
【责任编辑:王茂林】